惬意之感(2)

哎,沉闷无聊和亘古不变的反反复复的生活再一次将我从沉思当中拽了回来--千篇一律的一天产生的忧虑--,有人在按我的门铃。6. 佗

一个送信人大嚼着为大象准备的口香糖,这可以从他的颌骨使劲的强度和咀嚼幅度上来判断。

“是米歇尔太太?”他问道。

他把一个包裹随意地放在我手上。

“没有什么需要签收的吗?”

但他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是个长方形的包裹,用牛皮纸包裹着,用一根细线紧紧地捆绑着,这种绳子是用来束上马铃薯袋口,或是用来绑在软木塞上的,以便在公寓里逗猫玩,逗猫是唯一的运动。其实,这用细绳绑上的包裹让我想到了曼努埃拉的丝线包装,因为虽然纸张有些乡土味道,缺少精致感,但是却在细心中带给某种相似和恰当的事物包装的真诚性,最崇高观念的设计都是从最粗俗的小事开始。美,是一种中庸。这一崇高的思想出现在反刍的送信人的双手上。

美学,如果我们稍微严肃地沉思一下的话,便会发现美学不过是中庸之道的传承,类似的还有武士道精神。中庸的认识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在生命的每时每刻,这种中庸的认识使我们去明白何谓生命的品质,在万事万物都很和谐的时刻,凭借强烈的需要去享受人生。我并不单是谈到专属于艺术领域的美。凡是像我这样去追求细小事物中之伟大的人,都会追求美,知道挖掘出内心的本质,在日常服装美化下,美以某种平凡的方式显现出来,使人相信美就该如是,甚至坚信美即如是。

我解开细绳,撕开包装纸。原来是一本书,海蓝色封皮装九_九_藏_书_网订而成的精装图书,封面粗糙,非常佗。在日本语中,佗的意思是“一种平凡之美”。我还不算太清楚我理解得是否正确,不过这本精装书的封面是毫无疑问的佗。

我带上眼镜,解读起书名来。深刻思想之十一

桦树

教会我,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是

亦教会我,我的生命有继续延续的价值

昨晚妈妈在吃饭时宣布,她做的“心理分析” 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似乎这是一个很大的值得用香槟庆祝一下的动力。家里所有人都会附和着说,真是不可思议啊!而我只看到心理分析有着和基督教一样的、关于永无止境痛苦的爱好:智慧存在的标志并不在于智慧产生得多么巧、多么容易,而是在于晦涩不明的感情。您要是听到妈妈对“心理疗程”的转述就好了……它有象征意义,它冲破禁忌,它用一大堆心理分析公式和奇奇怪怪的句法来归纳现实。简直是一派胡言!甚至连科隆布读的文章(她在研究纪尧姆·奥卡姆,十四世纪的神学家)都没有这么怪异,应该像这样:宁可做一个有思想的修士,也不去做一个后现代思想家。